小说可能是射雕,电视剧肯定是黄日华天龙八部啊,音箱一开秒全场。
(1)金庸影视作品:
射雕英雄传,将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的形象性格都刻画得很鲜明,黄蓉的机智俏皮可爱,郭靖的忠厚老实却不失英雄气概的表现,坚持以创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来连接故事的情节发展,而在情节的设置上也因此打破了传统武侠小说的一味传奇色彩。金庸的武侠小说按什么顺序看呢?
想怎么看怎么看,金庸先生的小说每一部都很精彩,不过个人建议,应该先从金庸先生的巅峰作品读进来,先读精华,再读边角。
推荐先从《天龙八部》读起。
《天龙八部》属于金庸先生的巅峰之作,时代背景在北宋时期,整篇故事横跨北宋、大辽、西夏、吐蕃、大理多个国家,篇幅宏伟辽阔,非常适合第一部从它读起,我本人接触金庸先生的一部小说也是《天龙八部》,从它读起之后一发不可收拾。
《天龙八部》之后可以读“射雕”三部曲,也就是《射雕英雄传》、《神雕侠侣》以及《倚天屠龙记》。
整体来说《射雕英雄传》和《天龙八部》之间时代间隔比较近,在帮派和武功上有些关联,更加适合读完《天龙》再读《射雕》。
而《神雕侠侣》属于《射雕》的续作,人物关系基本都是相连的,所以读完《射雕》再读《神雕》会更加清晰掌握人物关系。
《倚天屠龙记》和《射雕》与《神雕》也有一定关联,虽然关联不是很大,但是也需要掌握一定的《神雕》里的关系脉络读起来更加明朗。
“射雕”三部曲外加《天龙》属于金庸先生最巅峰的作品,非常精彩,读完了这四部书就基本欲罢不能了,这时候建议再读《侠客行》和《连城诀》。
《侠客行》和《连城诀》这两部作品都是没有明确交代时代背景,也都算是金庸先生作品中比较有哲理性的作品,可以给予你一定的人性感悟。
这两部作品读完就可以再接着读《笑傲江湖》。
整体来说《笑傲江湖》也算是金庸先生为数不多的没有时代背景作品之一,这部书也更像是一部讽刺作品,讽刺人性的作品。
读完《笑傲江湖》就可以读一读金庸先生早期作品,以明清时代为背景的作品,这其中建议先从《书剑恩仇录》读起,再读《雪山飞狐》和《飞狐外传》。
《书剑恩仇录》是金庸先生第一部作品,整体来说没有之前那些作品精彩,这部小说以金庸先生老家的一则野史传闻有关,那就是乾隆是汉人之子,是被狸猫换太子换进皇宫中的。
这部作品整体风格算是有一些旧派武侠小说的写作风格,不过金庸先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,写的也算不错。
《雪山飞狐》是一部小长篇小说,结尾是开放式结尾,读完让人遐想无穷,回味无穷,整篇小说节奏紧凑,悬念扣人心悬,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作品。
《飞狐外传》是《雪山飞狐》的续作,时代背景和《书剑恩仇录》一样,整部作品的人无关系和《雪山飞狐》以及《书剑恩仇录》都有很大联系,这三部作品算是三部相关联作品。
这三部读完,最后就要读金庸先生的第二部作品和封笔之作,《碧血剑》和《鹿鼎记》。
《碧血剑》是金庸先生继《书剑恩仇录》之后的第二部作品,时代背景为明末清初之际,以抗清名将袁崇焕之子袁承志为主角。
这部作品写的要比《书剑》强不少,但是整体而言还是有些传统旧派武侠小说的风格,不过作品也是非常精彩,情节和写作手法都非常不错。
而且碧血剑之后金庸先生又写了一篇历史性文章《袁崇焕评传》,写的也非常不错,可以拜读一下,从《袁崇焕评传》中我们可以发现金庸先生学识渊博,对历史学有很深很独到的见解。
《鹿鼎记》是金庸先生的封笔之作,它的风格颠覆了传统的武侠小说风格,主角韦小宝不会武功,只会耍无赖,但是这部作品也是金庸先生的巅峰之作,它和《碧血剑》有一定的人物关联,所以读完《碧血剑》再读它比较顺畅。
最后可以拜读一下金庸先生的三部中短篇小说,《白马啸西风》、《鸳鸯刀》和《越女剑》,这三部作品也都非常精彩,最值得读的就是《鸳鸯刀》,这部小说更像是一部寓言小说,予以性很强,尤其武林之中人人争夺的武林秘籍到最后就是四个字“仁者无敌”,非常具有寓意。
《白马啸西风》也非常不错,算是中篇小说中的经典,《越女剑》写的相对没有这两部精彩,不过不妨一看,再次强调金庸先生的想象力真的是非常丰富,尤其是在《越女剑》中最有体现。
(1)金庸影视作品:
金庸共有15部出版小说。武侠小说盛行的那段时间,有不少借金庸的名字的盗版小说,金老为了让读者记住那些小说是自己写的,想了个对联:“飞雪连天射白鹿,笑书神侠倚碧鸳”。《越女剑》是一部短篇小说,不包含在对联中,对联对应十四部小说,分别是《飞狐外传》、《雪山飞狐》、《连城诀》、《天龙八部》、《射雕英雄传》、《白马啸西风》、《鹿鼎记》、《笑傲江湖》、《书剑恩仇录》、《神雕侠侣》、《侠客行》、《倚天屠龙记》、《碧血剑》、《鸳鸯刀》。
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挑选先读哪本,再读哪本。
第一,按金庸小说的成书时间。按照成书时间来阅读,有一个好处就是能看到小说质量的逐步提升,能看到作者在写作技艺、人物刻画、叙事风格等方面一步一步是怎么越来越好的。
1955 《书剑恩仇录》
1956《碧血剑》
1957《射雕英雄传》
1959《神雕侠侣》《雪山飞狐》
1960《飞狐外传》
1961《倚天屠龙记》《鸳鸯刀》《白马啸西风》
1963《连城诀》《天龙八部》
1965《侠客行》
1967《笑傲江湖》
1969《鹿鼎记》
1970《越女剑》
1972《鹿鼎记》
第二,按小说中故事发生的时间。按照故事的发生时间来阅读的话,可以把故事串联成一个系列。金庸封笔后,又花了十年时间来修订他的作品,修订后的作品,从时间上连续性更强。比如在《射雕英雄传》和《天龙八部》中都有丐帮的存在,从故事发生的时间来看,乔峰的故事是发生在北宋年间,而郭靖的故事是发生在南宋时期,是晚于乔峰的。但《射雕》却比《天龙》成书早了6年。修订后,故事就能连起来了,《射雕》一书中,也多次提及到乔峰在丐帮做帮主的事情,比如书中提到乔峰和虚竹发扬光大了“降龙廿八掌”,删繁就简到十八式,变为“降龙十八掌”。
而射雕三部曲本身就是连起来的三本书,其中的人物和故事,有比较强的连续性。
按照故事发生时间先后顺序的列表如下。
《越女剑》——春秋
《天龙八部》——北宋
《射雕英雄传》——南宋
《神雕侠侣》——南宋
《倚天屠龙记》——元末
《碧血剑》——明末
《鹿鼎记》——清康熙年间
《书剑恩仇录》——清乾隆年间
《飞狐外传》——清乾隆年间
《雪山飞狐》——清乾隆年间
《鸳鸯刀》——大约为清乾隆年间
《笑傲江湖》、《侠客行》、《连城诀》、《白马啸西风》没有明确的年代背景,如果要用金庸的话来说,那就是“没有时代背景的故事恰恰证明该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年代”。
第三,按小说的版本来读。金庸小说有新旧版,“旧本”,则包括了早期刊载于报章的“刊本”、坊间刊印的“旧本”及台湾盗印的“盗本”。所谓“新版”,指金庸自1973年始,十年修订后的“修订本”。修订版中还有三联版、新修版,不过区别已不大。简单的说区别最大的是旧版和新版(统称区别于旧版的版本)。
金庸“修订本”主要有三方面的易动,一是文辞(包涵回目)的修饰,二是情节的删易,三是历史意识的增强。
刊载在报纸上的旧版,由于是按固定的周期连载的,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作品,研究这些原版的小说,更能看到作者怎么在连载的情况下完成的情节的构建,对于学习写作有比较大的帮助。
第四,按文学成就。金庸小说的文学成就,公认比较高的是《鹿鼎记》。在下面就没有固定的排序了,一般来说,《天龙八部》、《射雕英雄传》、《笑傲江湖》等文学成就也比较高。如果是初读金庸的小说,一上来就读《鹿鼎记》,可能无法完全get到作者要传达的思想。
总结,当然我们在读小说的时候,往往不会固定的遵循某个顺序,也可以在某段时期按一种顺序去读,比如,在读射雕三部曲时,则按照故事发生时间读,这三本书字数都在150万字左右,读完这三本大部头,可以读一下不是那么长的《连城诀》,完了之后,读一下《鹿鼎记》,细细的品一下《鹿鼎记》和其他的有什么不一样,回过头还可以再去读《笑傲江湖》。
另外,金庸的作品改编成的影视作品也比较多,我们不可避免的看过或听过,如果说影视中放荡不羁的“令狐冲”吸引到你了,你也可以直接去读《笑傲江湖》。